特殊選才心得彙整

本文最後更新於:2023年5月28日 下午

前言

  1. 結果已經全部出來,最後會去就讀清大資工
  2. 如果你也是今年特選生想要多多認識其他特選生,或是歷屆的學長想要分享經驗,歡迎加入我設立的 2022 特選群,內有今年的交叉查榜表格(之後可能會規劃為跨屆的分享群組)
  3. 想認識更多對資訊有興趣的學生,歡迎加入中學資訊討論群
  4. 心得整理的部分,都是站在紀錄過程以及讓更多人能夠認識特選的公益性質,所以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分享!
  5. 為避免產生跟去年一樣的爭議,先聲明此系列沒有跟任何營利機構合作

結果(以面試日期排序)

學校 名額 書審成績 面試成績 最終成績 結果
中央資工 3+3 85.64 / 84.7 88.67 174.31 備取 1
(已放棄)
成大資工甲組 4 89.2 (上機考)40 64.60 / 65.55 備取 1(已放棄)
中山資工 3 85.75 86.5 86.275 正取 1
(已放棄)
清大不分系 36 89.00 / 92.00 X X X
海大資工 4+3 92 87.3 89.18 正取 2
(已放棄)
師大資工 5+3 88.33 / 78.34 96 92.17 / 90.18 正取 2
(已放棄)
清大資工 6+3 88.25 / 80.00 91.00 89.90 備取 3(已報到)
交大資工 10 95.34 88.33 272.00 / 277.34 備取 1(已放棄)

至於為什麼選清大而不是交大呢?簡單來說最主要是因為我認為兩邊其實都足夠好了,而我希望在上大學之後能夠接觸更多不同領域的人或是課程,所以便選了跨領域資源相對豐富的清大。

各校心得

12/22 更

目前每間都已經面試完了,在面試的過程中其實也收穫了很多,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再整理一下最後的心得,或是釋出一些備審資料,希望可以對未來的特選生有幫助。

特選經驗分享

「特選不是一種制度,而是一種態度」

其實在投入社群的過程中,有看到一些學生其實對資訊很有熱忱,但是並不知道特選這個管道,再加上缺少同儕的互相討論,導致不敢很放心地去追逐自己喜歡的東西。因此我希望在下學期能夠有機會到各個高中或是社團分享一下投入特殊選才的經驗,希望藉由我這三年的所見所聞,能夠對一些同學有所幫助。

內容不會全部都是特選,而是偏向於生涯探索,畢竟特選是一個窄門,不見得適合所有學生。我會藉由我的經驗,幫助大家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有學校或是社團有興趣的話,歡迎聯絡我!我的聯絡方式可以在 “關於” 頁中找到(這個計畫是基於公益的,所以不會收取任何的講師費,但畢竟我還是學生,如果可以補助我的交通費我會很感謝的 ><)

祭品文

以拉麵當作籌碼,以下列出正取之後的拉麵數量,如果正取發 $n$ 碗拉麵,那備取上就是 $\lfloor \frac{n}{2} \rfloor$ 碗拉麵,可能會看心情加碼。

  • $n=3$:交大資工清大資工清大不分系
  • $n=2$:成大資工中央資工
  • $n=1$:中山資工、中興資工、師大資工海大資工
  • 目前拉麵數量:$7$(交大備上、清大備上、成大備上、中山正取、海大正取、師大正取、中央備上)

心得文

說實在我能夠踏入特選這條路是真的還蠻神奇的,我在升上高一前沒有學過程式語言,因不知名的原因考進數資班之後,在高一上首次在資訊課上到了 C++ 這個程式語言,也逐漸地產生了興趣。

至於為什麼會將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在資訊上呢?這部分其實有一點賭氣的成分。在升上高中之前,我對於高中數資班的想像大概是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科學研究或是自主學習,但實際就讀之後發現不一樣,或許是升學考試緊迫的緣故,數資的課程大多都圍繞在學習大考會考的知識居多。很快的我便發現這樣的環境並不是很適合我,也逐漸的沒辦法在學科上提起勁。為了不要變成一個什麼都很爛的人,我便開始將重心轉往了更有興趣的資訊這條路,也恰巧數資的資訊課比較難,也算是間接的推動我探索更多的資訊領域,真的很幸運能夠遇見高中的資訊老師。

但很快的,我發現我們班(我們學校也是),對於程式有興趣的人非常少。一面是嘉義沒什麼機會接觸,另一方面是嘉義也不太注重生涯探索,導致學生們大多會將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學科上。因此我跟一位同學共同創立了 CISC 中學資訊討論群,希望能夠透過社群的力量,將各地對資訊有興趣的人都聚集起來,透過討論的方式,不僅增進彼此的能力,同時也能夠達成資源的流動。經過了兩年多的努力,目前群組已經達到了 2500 人,雖然還不是很完美,但至少也或多或少的幫助了不少人,算是有達成當時的期許吧。

在之後的時間,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參與社群討論,也因此學到了不少東西、認識許多電神。在參與社群討論的過程,我看見了各種領域的佼佼者,甚至發現「學科」在這個圈子裡面似乎沒有那麼被重視。或許是資訊本身或是其所需的知識,本來就跟傳統學科有所差異,再加上資訊領域的廣大與快速更迭,因此相較於被課綱綁死的高中學科,要在這個圈子活下去更重要的是自學、邏輯、專業知識等更實際的能力,在學習新知識上也經常是「用到再學」的路線,可說是看見了另外一個世界。正因為如此,這讓我不禁思考,我真的得讀這些東西嗎?我如果已經有明確的方向,那麼將精力放在自己想學的東西上,是不是對我來說更有幫助?而這也促使了我之後踏上了特選這條路。

「相信一定也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對資訊很有興趣但是資源不足、不知道怎麼學習」,憑藉著在腦中不斷迴盪的這句話,在累積了一些實力之後,我開始大量的投入社群貢獻。像是擔任 NHDK、SCIST 的總召,舉辦比賽、課程甚至是營隊,後來也協助推動了資訊之芽在南部的課程。老實說投入這些事情的過程並不是過得很順利,除了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之外,在處理很多事務上也會因能力及經驗不足導致做得不是很好,甚至需要學長的幫忙才能夠解決,再加上各種事情幾乎都會撞在一起,導致我的心理狀況真的很差,每天幾乎都在懷疑自己,也沒辦法花費很多時間或心力在競程或是其他事情上。我會後悔嗎?其實不會,雖然因此犧牲了一些東西,但在過程中我也收穫了不少、得到了很多獨特的經驗,如果再來一次我應該也是會做一樣的選擇吧。

老實說當時在決定投入特選時,並沒有設定說一定要上哪裡,或是以我的經歷應該要上哪,畢竟資工本來就很吃自學,所以不必對學校有太大的得失心(當然還是有個目標啦,只不過我是以這樣的心態來面對的,也不會太緊張)。很多人會害怕面試,擔心教授會像在審問你,但其實不用擔心,面試其實就是教授在透過對談確立你的人格特質,以及了解你的備審內容,所以在面對教授時只需要以一個輕鬆聊天的心態來面對,問什麼就認真回答,展現自己就好,反正那些內容也都會是你實際做過的,所以也不用太擔心。

或許有人好奇,特選到底要看什麼,是學術能力嗎?還是比賽成績?其實都不完全正確,而是「潛力」(這是在與各校教授對談以及實際詢問部分教授後得出的結論),清大的一位教授提到:「你這裡的時間那麼短,我們其實沒有辦法直接看出你的能力如何,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從你的表現中評估你的潛力,或是進來到我們系學習之後會有怎樣的成就」,可見即使有著很好的學術能力或是比賽成績,如果沒有辦法在備審或是面試中傳達給教授、讓教授看見你的未來,那麼一切也只是白談。

回顧高中三年,大概可以用兩個字「如果」來代表吧。如果我沒考上數資班、如果我沒有讀不下書、如果我們沒有創立群組、如果沒有許多學長們的提攜、但凡任意一個如果沒有成真,或許我都不會踏上特選這條路,更別說錄取清交了。

我認為特選最寶貴的並不是制度,而是精神。特選這條路真的很不好走,除了要有足夠的興趣與熱忱之外,還需要承擔特選所帶來的超大風險、旁人的質疑等壓力,而這也造就了特選生們總是有著「無所畏懼、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的精神。或許不是人人都能夠透過特選這條道路升學,但這並不妨礙我們追尋自己的理想呀!在現今注重考試成績、學歷的環境下,有不少學生都因此忘記思考了「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希望大家在為升學努力的同時,也不要忘記自己的理想,保持著初衷向前邁進!

我深知自己不是天才型的學生,無論是經歷還是能力,都有很多人比我更強,但也因為如此,讓我的高中生活多了一番風采,也比別人多出了不少不一樣的經驗。在社群參與的過程中,我發現到有很多學生其實是保有著一顆有如特選生一般努力追求理想的心,但並不知道相關制度,或是不確定自己的努力是否會看到成果。因此我希望有機會的話,能夠到其他學校或是社團辦理經驗分享的免費講座,將自己高中三年的所見所聞分享出來,看能不能幫助到更多人,同時也認識更多臺灣各地的朋友。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都可以聯絡我,應該會以資訊向為主軸,但如果是全面向的我也會試著準備看看。

如果有人好奇我的備審長怎樣,或是希望獲得一些靈感的話,我將我清大的備審公開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別人!(也可以幫我按個星星 ouob)
https://github.com/Koyingtw/spec-share


以下是 QA 中比較多人問到的問題:

  1. 甚麼時候確定要特選的:高一時有聽說 APCS 跟特選這兩個管道,不過因為我是高中才碰程式,我覺得我應該沒辦法跟一些北部的人競爭,所以原先的目標其實是 APCS 組(畢竟只看自然數學英文,而自然數學這兩科我沒有認真讀應該也都能考 10 級以上)。但後來我發現我好像應該專注在某一邊,才能發揮更好的效果,所以萌生了特選的想法。但由于還沒有實績,所以其實很擔心最後兩邊都很爛(這也導致了我心理狀態很不穩定,經常荒廢了一段時間),最後是到二上能力競賽,進了全國之後才真正確定要特選(而全國爛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2. 關於在校成績的相關問題:特選本質上不看在校成績,因為特選的宗旨是給那些有特殊才能或是逆境向上的學生升學的,所以基本上只看你的備審,也就是上面提到的潛力。但畢竟入學之後還是要上大學的課,所以教授會利用你的在校成績評估你進到大學之後是否能夠負擔基本的課業。至於放掉學科的話,如果是國文、社會這些放掉基本上是沒影響,不過如果是數學英文這些我建議是謹慎考慮,不要隨便就不讀。
  3. 特選要準備什麼:這個可以去看各校的簡章,都會說明得很清楚。至於面試嘛,我自己是完全沒有準備,也沒有找別人模擬面試,就當做是一般的訪談跟教授聊天。當然每個人狀況也有所不同,如果真的擔心表現不好的話,可以先預想一些問題,或是找人模擬面試(這同樣適用於個申)。
  4. 如果特選沒上怎麼辦:在特選前我是有經過簡單的評估,認為自己應該排在第 10 ~ 20 名這個區間,中字輩甚至是成大應該都是很有機會,所以我是沒有很擔心最後沒上。當時告訴自己,如果真的沒上的話,那其實也沒關係,反正資工的東西很多也是自學,網路上也能夠找到很多資源,相信我只要充實自己的能力,那未來還是有無限可能。雖說我的心態是這樣,但同樣的我不推薦大家抱持著這樣的心態,盡量還是幫自己留個後路會比較好,除非你真的有辦法負荷這個風險。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想問的,我的 QA 表單一樣會開著,如果之後有機會到其他地方分享我可能會再回答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特殊選才心得彙整
http://koyingtw.github.io/特選心得/
作者
Koying
發布於
2022年10月31日
許可協議